
一號淘寶店:極北云岫
二號淘寶店:林苑茶業有限公司
工商銀行融e購 店名:極北云岫
建設銀行商城 店名:極北云岫
地址:日照市迎賓路茶博園
電話:0633-2272568 8026888
濟南辦事處:張莊路第一茶市
電話:0531-85963788

來源:林苑 發布時間:2021/8/26 16:40:24 |
近日,由中華茶人聯誼會與央視網共同發起,中華茶人聯誼會、中國茶產業聯盟、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百縣·百茶·百人”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先進典型公益推選結果公示。
這個茶葉區域公共品牌 以及這名優秀茶人榜上有名 作為日照市唯一獲評的優秀茶人 董彥才做了哪些事情呢 好奇欲滿分的小編已經了解到位 8月19日,記者來到了位于東港區后村鎮的日照市林苑茶業有限公司(下稱林苑茶業)。 走進該企業的生產基地,生長的茶樹綠意蔥蘢、枝葉茂盛。“我們的茶一年采三季,包括春茶、夏茶和秋茶,可以采到10月初。”董彥才告訴記者,現在基地每天能采幾百斤鮮葉。 細算起來,這個產量比不上普通的茶葉種植戶。究其原因,這跟林苑茶業主要生產中高檔茶以及茶園實行有機化、生態化管理有關。記者了解到,由于對茶葉的質量要求嚴格、茶園有機化管理成本高,該基地產的茶葉價格是普通茶葉價格的兩倍以上。 董彥才是林業專業出身,早在1997年就已晉級為林業高級工程師。自2010年離崗后,即專注于為當地的茶企和茶農服務。他說:“我就是學這個的,我喜歡為茶企和茶農做一些技術性的服務工作,經常定期不定期開展一些實用技術培訓。另外,也幫助來基地實習的大學生,以及外地前來參觀學習的同行做指導培訓。”
幾位工人正在不遠處除草。董彥才忙不迭地介紹道,林苑茶業有二十多位在職員工,近二十名常年在茶園從事茶園管理的農民工。他說:“采茶季節人員還要增加一倍,主要是附近村的富余勞力。去年還從濟寧調來了二十多人,今年有西湖鎮過來的,年齡基本在五十歲以上。”
漫步茶園,綠樹成蔭、花香四溢。記者看到茶園內環境優美,但說不出它的獨特之處。 內行看門道。董彥才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園林式的生態茶園。按照“十米一行樹,中間三行茶,溝坡植松竹,地堰三季花”的立體結構模式及生物多樣性原則,園內共栽植流蘇、玉蘭、玉玲花、松樹樸樹等觀賞性強、經濟價值高、抗病蟲害的環保樹種20余種1萬余株。 林木提供了茶樹生長所喜歡的漫散光和空氣濕度,花香則能夠提高茶葉的天然香氣,董彥才介紹說,這能為生產高檔名優茶打下良好的基礎。 順著董彥才手指的方向,記者還看到壟壟茶行之間,覆蓋著黑色的無紡布。據介紹,這項看似簡單的除草技術屬于林苑茶業在全國同行業中的首創。覆除草無紡布可以有效遏制雜草的生長,減輕人工除草的勞動成本,更能夠有效地避免化學除草劑的使用,減輕環境污染。
“我們茶園從不使用任何化肥、化學農藥和化學除草劑,而是全面采用有機化管理模式。”董彥才舉例道,肥料選用發酵大豆、兔子糞等有機肥,茶園病蟲害防控主要采用粘蟲板、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技術,茶園除草則常年堅持機打、人鋤、壓草、覆無紡布等。 茶樹生長的環境好,生產的茶葉品質就高。這些措施不僅增加了茶園土壤有機質含量,疏松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了土壤活性,而且大大提高了茶葉的內在品質以及茶葉的健康性和安全性。
據悉,記者所處的這片高標準茶葉生態示范園總面積560畝,現已成為山東省高效農業示范園以及山東省農業精品園區,并推薦為全國生態茶園典型模式。這為周邊地區的新建茶園,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在一千平方米的育苗大棚內,董彥才跟工作人員交流著育苗的情況。隨后,他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如果使用南方的茶苗,一畝地需要6000-8000株,且三年才能成園;而使用自己培育的茶苗,一畝地則只需2500株,一年便可成園。 “這是因為我們的茶苗壯、適生性強、成活率高,緩苗期短,栽培后投產快成園期早;而南方的苗到北方會“水土不服”,栽種后死亡率高,緩苗期長。”董彥才告訴記者,栽種他們培育的茶苗種植成本低,經濟效益更好。如今,他們每年育良種苗15萬株左右,不僅滿足了自己的建園需求,還為周邊村鎮、地市提供了一定數量的優良的無性系壯苗。 除茶苗的品種外,董彥才表示施什么肥、澆什么水也都關系到茶葉的健康性與安全性。他說,在茶園管理、茶樹種植上一絲一毫也不能馬虎。
而茶葉的加工也是如此。寬敞整潔的加工車間內,記者看到茶葉經攤晾后被放入機器內進行炒制。操作師傅告訴記者,這兩條流水線是他們引進的全國先進的自動化茶葉生產線,操作起來非常簡便,生產出來的茶葉質量好、穩定性高。而且,該車間還是山東省茶葉全程機械化加工示范車間。 憑著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林苑茶業的茶產業越做越好,并打造出了“極北云岫”這一高雅品牌。據悉,該品牌先后榮獲山東省十大名優茶、山東省大眾放心茶、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名牌產品、山東農產品知名品牌等榮譽稱號。
為擴大極北云岫的影響力,董彥才所服務的林苑茶業還牽頭成立了日照市東港區云岫茶業專業合作社,現已成為山東省先進示范社。這有助于推動茶葉產業健康發展,幫助周邊村莊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一直以來,我們都熱心服務于周邊的茶農及日照的茶產業,積極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董彥才介紹說,他先后組織技術培訓、技術指導數十期1000余人次,示范帶動茶農2000余戶、茶園面積10000余畝,引進無性系良種12個,選育茶樹新品種3個,引進開發新技術新工藝3項,實施茶園病蟲綠色防控面積20余萬畝次。
提及下一步的打算,董彥才表示今后將繼續發揮余熱,利用所學知識,深入基層搞服務,讓極北云岫越來越好,讓周邊的茶農越來越好,為日照的茶產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用心做好茶葉 助力鄉村振興 為投身農業的董彥才點贊!
目前,全市特色農業種植面積穩定在150萬畝左右,特色種植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60%。茶園面積29.3萬畝,年產干毛茶1.81萬噸。 |